产品中心

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

以耗粮型副产品畜牧业为主

家畜种类主要是消耗粮食较多的猪、家禽、役畜 和山羊等,饲料来源是棉子饼、豆粕、谷壳、麦麸、山芋等农业副产品、饲料陈年粮、秸秆和野草、野菜等,并利用山坡和零星草地放牧。

兼用型畜牧业

兼用型畜牧业比较发达,如乳役兼用或肉役兼用的养牛业、养马业和养驴业等。

在草原放牧的农畜业

家畜主要是草食动物。经营管理粗放,农牧结合不密切,饲草供应季节性波动大,易受灾害性天气的威胁,家畜生产力低而不均衡。中国的牧区位于北部和西部边疆,包括内蒙古、新疆、西藏、青海、四川、甘肃、宁夏、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等省、自治区,共有266个牧区、半农半牧区县(旗),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50%以上,牧畜头数占全国牲畜总头数的22%。

在荒漠放牧的农畜业

发展的基本原则是: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的天然草场;重点进行草原建设和其他建设,如开发水源,贮草备料,改善牧业生产条件;调整畜群结构,发展季节性生产,如羔羊当年屠宰,肉牛早期育肥屠宰,扬夏饱秋肥之长,避冬瘦春乏之短;农林牧结合发展;以及采取适用技术,加速技术改造等。

改良草地

采用围栏、灌溉、排水、施肥、松耙、补植等措施进行改良的草地。是在原有天然植被条件下,采用改良措施,使退化了的天然低产劣质草地更新为优质高产的草地。据中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,截至1996年10月31日,全国改良草地面积2261.3千公顷(3391 9万亩),占牧草地总面积的0.8%,改良草地面积较多省(区)的排序是:内蒙古(1761.6千公顷)、青海(128.6千公顷)、新疆(115.3千公顷)、甘肃(106.1千公顷)。改良草地在中国起步较早,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对天然草地进行改良试验,但成就不大。1978年起,草地改良和建设规模才有较大发展。1983年当年改良草地187千公顷,1992年当年改良草地901千公顷。改良草地的改良方式有:浅耕翻、松土、补播、施肥、灌溉排水、围栏封育(建立草库伦)等。

有条件的地方扩大人工种草

扩大人工种草要水土保持种草,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,为蓄水保土、改良土壤、美化环境、促进畜牧业发展而进行的草本植物培育工作。水土保持种草措施除了人工种草之外,还包括对已退化天然草地的改良,增加地面植被覆盖,免遭暴雨溅蚀和径流冲刷,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。

农区役畜

指利用农区中大量的农作物秸秆、陆生(或水生)饲料植物及丰富的农副产品等,采用舍饲、半舍饲经营方式,以饲养生猪、家禽和耕役畜为主的畜牧业。其特点是:①畜禽种类繁多,饲养量大。家畜以猪、牛为主,次为马、驴、骡、山羊、绵羊、家兔等,家禽以鸡、鹅、鸭居多;②饲料来源丰富而充足,畜牧业生产发展条件较优越;③以舍饲、半舍饲为主,经营较集约,管理水平较高;④畜牧业生产能力较强,商品率较高,生产发展潜力大;⑤畜牧业发展与种植业关系密切。中国农区畜牧业大致以秦岭、淮河一线为界,分为北方(温带)农区畜牧业和南方(亚热带、热带)农区畜牧业。前者与北方农区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特点相一致,牲畜以生猪、黄牛、马、驴、骡、绵羊的数量多、比重大为特色;禽类以鸡为主,鸭、鹅等水禽较少。畜牧业经营一般以舍饲、半舍饲为主,也存在小群的放牧畜群或放牧经营的方式。后者与南方以水田农业为主的特点相一致,牲畜以生猪、水牛、黄牛、山羊等为主;禽类除鸡外,鸭、鹅等水禽放养的数量和规模均较大;畜牧业经营以舍饲、半舍饲为主。

肉食牲畜

肉食性动物是指以捕捉其他动物为食料的动物。如鲨以捕捉其他鱼类为食,鹰、狮等禽兽以其他兽类、鸟、蛇、鱼及昆虫等动物为食料。在生态系统中,肉食动物通常属于次级或以上级别的消费者。 以动物性物质为食物的动物。通常把不论是食活体或尸体的都称为肉食性动物。动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营养效果高;肉食性动物大都具有捕获猎物的特殊的行动器官、敏捷运动所必需的肌肉和骨骼、大的嘴、锐利的牙齿和爪以及敏锐的感觉等特点。

1 2 3 4